close

人生中走的道路,其實就像人生──小艾多如是說

長大後,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十歲時所煩惱的事情並不一定會消失,只是會有些型式上的變化,又或者它在你的心裡已經不再那麼重要。十歲時我們可能會對「男生愛女生」這件事感到困擾,長大後我們的困擾則可能變成「我可能不會愛你」;十歲時我們會因為成績不好怕會挨罵或是被同學瞧不起,長大以後我們的煩惱可能會轉變成績效不好會被主管 K 或者甚至工作不保……小艾多的煩惱其實和我們十歲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兩樣,當然也許和你的孩子現在在煩惱的事情也沒什麼兩樣,當我們面對孩子時,我們總也可以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發現我們自己的樣子。

教養其實並不全然是醫學、心理學或是社會學方面的問題,某種程度上它其實可能是無數個哲學問題;在大的價值觀上我們通常都能嚴守在同一陣線,比方正直、禮貌、包容、勇氣……,但在某些地方似乎又有著矛盾與衝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有許許多多的疑問在我們與孩子的心中盤旋,該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勇於探索世界?身為大人我們又能在孩子身上學會什麼?《小艾多的世界》作者佛朗沙‧勒羅(François Lelord)醫師帶著溫暖的微笑讓我們用全新的角度觀照自己與孩子,原來,我們是可以和孩子一起長大的。

父母親真的可以當孩子的朋友嗎?
誠品站編輯(以下簡稱編):
很多書籍與報導都提到父母親可以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但實際上不管對父母與孩子來說不管是界線的拿捏或是實際上的相處狀況都有一定的難度,以您的經驗來說,父母親與孩子真的可以變成朋友嗎?

勒羅醫師:
友情的前提是必須建立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但父母親和孩子在年齡與歷練上都有一些差距,也就是說雙方的立足點並不平等,在這樣的狀況下雙方在相處上雖然可以發展出近似友情的情誼,但是要父母親完全以友情的方式和孩子相處其實是有點困難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親負有人格養成與教導的責任,他們和朋友一樣可以提供給孩子精神上的支援,當孩子感到煩惱時也可以是孩子的傾訴對象之一。孩子獲得大大小小的成功時,父母與朋友都會為他感到開心;當他沮喪時,父母與朋友都會打從心底為他難過,也為他打氣。父母和朋友這兩種角色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兩種並不能相提並論。

編:
所以父母親想成為孩子的朋友其實是一種妄想嗎?
勒羅醫師: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因為雙方的立足條件並不平等,而且父母親又負有教養之責,的確在那個時候是無法像朋友一樣的。但隨著孩子長大成人,也有了歷練,兩者的年齡和經驗差距就不會是問題;就像同樣相差二十多歲,十歲對上三十多歲與三十多歲對上五、六十歲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當孩子的經驗與年齡來到了這個階段,其實友情有可能產生喔!(笑)畢竟在那個時候雙方是用成人對成人的角度與方式相處,雙方的距離也會和童年時期有所不同,其實那樣的情感是很美好的。

只有一種情形會讓父母與孩子間完全不可能產生友情,那就是當孩子長大,父母親卻仍企圖以父母的威權去控制孩子,或者是過度介入孩子的生活,那就真的沒有辦法讓雙方成為朋友。

父母親對孩子最重要的責任是要協助孩子養成獨立的人格,當孩子擁有獨立思考與生活的能力,自然就會有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在人格發展上,孩子要真正成熟長大,會需要一段時間和父母親保持一些距離,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去面對生命中的種種變化與可能性,在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挫折或失敗,但那都是成長所必定會經歷的過程;當孩子帶著這些經歷再回來親近父母親,他們之間的感情就會不同於以往。不過在這個部份好像有些性別上的差異,女孩子好像比較會和自己的父母親無話不談,或是和自己的媽媽成為姊妹淘(再笑),男生好像就真的要經歷過才會有些變化。

關於勇氣
編:
關於獨立人格的養成真的很重要!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快樂成長,也總是竭盡所能的保護著他們,但該怎麼把他們「推出去」讓他們跌倒,學會面對現實生活的不美好,卻又不致於受傷到爬不起來?

勒羅醫師:
要保護到什麼樣的程度一直是很難拿捏的。不管是要選擇給孩子多少空間,在何時放手,對父母來說都會有不同的問題需要考量。十來歲就放手讓孩子去闖,就怕孩子會如脫疆野馬般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心性;但拖到二十幾三十,又怕到了這個年紀時會無法適應社會,也無法獨立生活。也正因為這並不好拿捏,父母親其實要學會的是如何和孩子好好溝通,讓孩子願意信任父母親,也為孩子在心理上準備好一張「安全感防護網」,讓孩子知道有問題時都可以找父母親討論,也因為彼此互相信任,當重大問題發生時,全家都能站在同一陣線上一起討論與解決,這比孩子獨自一個人去承受問題要來得更有力量。

隨著孩子長大,他們也會因為知道父母親可能有的反應,他們也會衡量什麼事情可以說,什麼事情說出來可能會傷害到父母親,所以他們也有可能會隱瞞著不說。這個部份其實也反應到父母親是否懂得「傾聽」的藝術。當孩子每一次和我們訴說他的疑惑或困擾時,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面對,都會影響到孩子對我們的信任。如果我們能夠用理性的態度面對,長久下來自然可以取得孩子的信任。

有些問題孩子沒有說出來,其實往往爆發出來的後果更嚴重,比方霸凌、比方未成年懷孕……都是。讓孩子願意開誠佈公與你討論問題並不只是因為他們需要一個情感抒發與慰藉的管道,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護孩子不受到過度的傷害,在過程中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愛
編:
我不太確定在法國會不會有這種狀況,但其實在前不久台灣才發生了張志揚情殺事件。在台灣並不鼓勵孩子太早談戀愛,以至於很多孩子一旦面對到情感挫折時都不是很會處理;當然那則新聞是比較誇張的,但實際上偷偷傷害自己的孩子也不在少數。關於戀愛這個議題,您會建議台灣的父母與老師怎麼樣面對與提供孩子建議,讓他們能夠真正學會處理自己的感情,也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勒羅醫師:

情感教育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很困難的課題。

在早期,不管是在台灣或者是法國的教育制度都有過實行男女分校教育的狀況,在那個年代接觸異性的機會少,男生女生第一次談戀愛都差不多是二十多歲唸大學或是出來工作的階段,在那個年代交往的前提往往是建構在婚姻上面。當然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人與人的溝通與相處也因為工具的發達變得更加容易,孩子們接觸異性的機會也多了,因此一定會比我們那個年代更早面對到情感方面的問題。

然而不管就現行教育制度或者是社會體制來說,其實並沒有辦法提供給孩子一個有組織的情感教育課程,換句話說孩子必須要在這種無組織的狀態下摸索與學習,父母親當然還是很好的傾訴或是經驗分享的對象,但擁有同齡朋友的情感交流也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在法國,父母親對孩子的情感教育方式是用溝通的方式進行,讓他知道兩性關係必須建構在相互尊重上,你必須要尊重對方原來也是獨立的個體。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法國的父母親會不斷付出愛來滋養孩子的心靈建立他的自信心,讓他理解他是值得被愛的。在他長大後面為情感挫折時,他還是會感到痛苦,但他也會堅強面對一切且不至崩潰,因為他明白自己仍是一個完整的人,並不因為這樣的傷害就減少他的生命價值。

張志揚事件我其實沒有進行過研究,但發生這樣的憾事真的讓人很難過;但這件事仍然可以提醒我們一起思考情感教育的課題,也避免同樣的憾事再度發生。

不同調的處理
編:
畢竟父母親還是兩個人,不一定在觀點上會完全一致,比方像小艾多作弊的這件事,爸爸媽媽就會有不同的觀點;當父母親在處理教養問題觀點不一致時,您都是怎麼處理的?還是以其中一人為主?

勒羅醫師:
這個問題也很有趣,也和孩子的年齡有關。當孩子年紀愈小,父母親要養成他正確的價值觀與生活習慣時,其實夫妻雙方應該要口徑一致,不要有自相矛盾的說法和標準出現。但問題是夫妻畢竟還是兩個人,總也會出現價值觀和處理方式不同的時候,如果產生了衝突,其實對小孩來說就會成為憂慮的來源,即便雙方沒有公開爭吵,但孩子還是能夠感受到一些氣壓變化。其實在某些議題上,比方該不該補習、偏食該不該糾正……可以的話雙方就在事先進行討論甚至是妥協出一個共同決議,會是比較好的處理方式。但有時事情就是突然發生了,這時父母親可以在孩子面前討論,但絕對不能在孩子面前爭吵,因為那對解決事情無濟於事,只是徒增孩子的憂慮。

隨著孩子長大,其實可以適度讓孩子瞭解夫妻其實還是兩個不同個體,在某些事情上面的確也會有不同的看法,但這並不代表雙方不能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或是不能成為好朋友。讓孩子理解其實看事情角度可以有很多面向,處理一件事情也可以有很多方法,這對孩子來說是學習包容的好機會,也是重要的人格養成課和民主教育的起源,對孩子來說都是很棒很寶貴的經驗。(笑)

當我聽著勒羅醫師說:「當問題發生時,其實是可以在孩子面前討論。」這個論點其實有讓我嚇了一下。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要嘛就是父母親其中一方說了算,不然就是感覺到大事不妙的低氣壓;不同調的問題不只在我們的成長之路留下了困惑,在我們長大成人甚至於成為父母後也一樣困擾著我們。也或者說我們的煩惱其實就真的和我們十歲時差不了太多,換句話說我們也還沒完全長大呢!關於煩惱,小艾多是這麼說的:「有煩惱是一件好事,因為能訓練自己以後要怎麼面對煩惱。」因為人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也都在學習怎麼長大。


此份專訪感謝佛朗沙‧勒羅醫生的熱情與耐心解答,也感謝先覺出版社全體同仁大力幫忙與詹文碩先生的專業口譯協助。
此專訪有任何誤缪與不足之處,責任在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lina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